2024/9/30

星期一
WebOffice
内部信箱
   
企 业 文 化
佳益文化建设目标
党建工作目标
佳益追求
爱心行动
党建园地
 
 
 
 

企业文化---北京佳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    文章编号:141 发布日期:2004/12/1

“本色”牛玉儒

“玉儒从小就受罪,是个苦孩子。”提及牛玉儒,老父亲的眼角总是湿湿的。   不光难过,也有欣慰。   耄耋之年,大病初愈。遭受“白发送黑发”打击的老人,惊人的坚韧。   “我一直跟他说,清清白白做人,清清白白做事。”老人抚摸着床头牛玉儒的照片:“这么多年,他一直没变。”   朝气   苦难的童年,磨炼了他的刚毅性格;贫寒的家境,孕育了他的平民情结。他这辈子注定要与老百姓心相印、情相连   牛家兄妹6个,牛玉儒行三。   6岁丧母,家境窘迫,牛玉儒不得不客居乡下二叔家。   哲里木盟的冬天,风寒透骨,牛玉儒冻得一脚冻疮。   白天,出门拾粪,冷得实在受不了,就猫进路沟背风处避一避;晚上,轮流把两个妹妹的脚焐在怀里,任凭手上的脓汁溢流。   两次病重,高烧不退,几乎死去,却又奇迹般地活过来……   牛玉儒幼时的记忆,填满了生活的艰辛。   苦难的童年,磨炼了他的刚毅性格;贫寒的家境,孕育了他的平民情结。他这辈子注定要与老百姓心相印、情相连。   1975年,牛玉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蓬勃的朝气,坚定的理想,年轻的牛玉儒扬起了青春的风帆。   “眼快、手快、脚快。”当时的领导、同事对他不吝褒扬。正是从那时起,牛玉儒养成了很多他受益终生的好习惯。   牛玉儒从不惜力。   插队通辽,他的工分挣得最高;逢年过节也不回家,抢着要帮村民干农活。翻粪、打坷拉、下籽、锄地、背“个子”、打“冻场”……牛玉儒样样在行,似乎有使不完的劲,他成了深受村民们欢迎的“红人”。   25岁的牛玉儒,英气勃发,他被推选为通辽县莫力庙人民公社党委书记。   一双硬脚板踏遍每一个嘎查,20天磨烂一双解放鞋……自己的火炕没时间烧暖,宿舍的脸盆冻成了冰疙瘩——牛玉儒把全部心力都给了公社!   牛玉儒好学。   只读到小学六年级,牛玉儒岂能甘心?插队时,白天再累、再忙,晚上回屋,秉烛夜读。   学理论、学科学、学技能,如饥似渴,雷打不动;遇上报上载有好文,不忘裁剪,小心保存,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几眼,乐在其中。   牛玉儒没有完整的学习“链条”,虽曾中央民族学院进修,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学习,东北财经大学在职读研,但他的文字功底、专业知识,处事能力、思维方式,多源自一个最好的老师——自学。   即便身居高位,牛玉儒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对待任何新鲜事物。   “我讲当今信息产业战略,他居然听得津津有味。”挂职干部、电子信息产业专家张伯旭,对牛玉儒的谦虚、好学深为叹服,“他能放下架子,虚心交流,真心把别人当老师,不容易。”   对工作,牛玉儒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劲。即便病重,也不例外。   工作人员计算过:他在呼市工作493天,除去住院治病3个月,竟200多天出差在外。   工作日志这样记载:2004年3月20日上午,从呼市转机北京至成都,午饭后与有关部门负责人洽谈;   21日上午飞深圳,再驱车珠海,下午考察企业,晚饭后返深圳;   22日上午,在深圳考察两家企业,午饭后转机北京到银川,晚10点考察银川亮化工程;   23日上午考察银川城建,与市领导座谈;午饭后赴乌海市考察,连夜坐火车返呼市;   24日上午,向市委汇报出行收获。   5天5座城,南北两万里。牛玉儒从此多了一个绰号“空中飞人”。   为事业生,为百姓搏。病重期间,牛玉儒强忍病痛,三次回来,不是视察城建,就是考察开发区;不是听取城建工作汇报,就是召开市委全委会……   “别这么拼命了,就是机器也有停转检修的时候,何况一个血肉之躯?”妻子含泪乞求。   “没事。我这命硬着呢!都死过两回了,不是活到现在吗?”牛玉儒反倒安慰起爱人来。   土气   农家的饭菜,淡淡的、香香的。从院落里飘出的清香,多少年后说起来都让他回味无穷。“他这人,土老冒一个,死都变不了!”   牛玉儒土气。甚至,有时土得掉渣。   身居高职,应酬不少。但在吃上,牛玉儒不讲究。   2003年11月,一位客商在香港会晤牛玉儒。为表诚意,设宴款待。面对满桌各色海鲜,牛玉儒只看上了腌咸鱼——香港菜肴中最普通的一道。   “这样的市委书记,少见。”牛玉儒让客商开了眼。   牛玉儒常出差。饿了就随便找个路边店,胡乱吃点。   即便上北京,标准一样不变。“王府井旁的一个小饺子馆,都快成了我们的定点餐馆了。”工作人员李理说。   牛玉儒说他最爱吃面条和饺子,其实,身边人都明白,这无非就是为赶时间,不耽误办事。   牛玉儒也有他真正爱吃的东西——农家的饭菜。“淡淡的、香香的”,从院落里飘出的清香,多少年后说起来都让他回味无穷。   春节回趟通辽老家,他还特地让二嫂给他找高粱米饭吃。干白菜蘸大酱,牛玉儒嚼得津津有味。   1987年,已任自治区纪检委秘书长的牛玉儒回乡探亲。   盘腿上炕,吃起饭来依然狼吞虎咽;吃冒汗了,干脆脱掉衣衫,背心上露着两三个洞。   “真寒碜,穿得连我们都不如。”小妹心直口快。   “里面又没人看,扔了白瞎。”牛玉儒一脸无所谓。   这俭朴跟了他一辈子。遗体火化那天,家人把他生前常用的东西一一烧掉,独独把他最爱穿的一双旧布鞋、一件胳膊肘磨破的羊绒衫留了下来。   “让孩子别忘了爸爸的本色。”妻子谢莉泪光点点。   招商引资,马不停蹄,粗茶淡饭,择简而居。每次外出洽谈、考察项目,牛玉儒总爱坐最早一班飞机去,赶最晚一趟班机回,好不耽误第二天上班。   牛玉儒出外招商从不住豪华套间。别人劝他,“你也真够老土!住个套间吧,好歹是个市委书记,代表呼市形象啊!”   “呼市形象?”牛玉儒想想也对,他干脆把会谈地点挪到饭店的茶吧和咖啡屋,既像样,又省钱。   还是在香港。一次,项目谈得顺,提前一天完成任务。随行人员兴致很高,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港,希望第二天能好好逛逛。   “呼市还有好多大事等着处理呢……”刚出会场,牛玉儒当下决定,调整日程,提前返程。   2004年春节,他和妻子回通辽老家看望养育他长大的二叔。二叔想把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翻盖一下,他便让谢莉留下点钱。谢莉倾其所有,把身上3000元钱全掏了出来。   “二叔养我长大,盖房子就给这么点钱?”回到家里,辗转反侧,一夜无眠。   “玉儒从不管家务,两个孩子都在上学,我上哪儿去拿更多的钱?”谢莉满腹的委屈,只能往肚里咽。   “他这人,土老冒一个,死都变不了!”牛玉儒的搭档、原莫力庙人民公社干部康舍义最了解他。牛玉儒“升官”后,老康去呼市办事,看过他两次。   “一点官架子没有,每次见面,都亲得不得了,问这问那的。”想起牛玉儒,康舍义就唏嘘不已,“他拉着你上家里吃饭,临走还不忘捎点土特产,一直送你上火车……他官做大了,和老百姓的情分可一点没变!”   正气   对自己苛刻,对家人“无情”,对百姓真心……疾恶如仇、爱憎分明、敢作敢为,这个“牛魔王”,关键时刻,就能豁出去   牛玉儒乳名“银仓”,但这个富贵的名字并没有为他和他的家族带来利益。   下乡期间,表现突出,牛玉儒被抽调到大米加工厂。当时,这是个肥差。   一次,牛玉儒所在的集体户米吃完了,便上别的集体户借米。   “挨着米仓,舀一瓢不就结了?”同学吴建华不解。   牛玉儒不吭气。最终,还是借米煮饭。   等后来有了“权”,牛玉儒也一直保持着那个守着米仓不占便宜的“傻小子”脾气。   年纪轻,工资低,虽是公社党委书记,牛玉儒吃饭还得借钱。牛玉儒借了公社150元,上调自治区时仍欠50元。   “没想到他还记得。”几年后,当公社会计何凤友收到来自区政府的50元汇款时,感慨万千。   无论任自治区副主席,还是做市委书记,牛玉儒家门前总是“访客”不断。倘是送礼的,他立刻拉下脸:礼品拿走,有事到办公室谈;但若是上访户,即便不是找他的,他也会上前轻轻问一声:“你有什么事吗?”   对家人,牛玉儒约法三章:不准开门,不准收礼,不准说情。   一次,别人好意,送了条围巾,妻子觉得没什么,便收下了。牛玉儒回来后大为光火,愣是给人退回去。   因为“无情”,牛玉儒得罪了不少家人、亲戚。   妹夫下岗,妹妹无奈,只得求他。   “管不了,靠自己吧!做点小买卖也行。”   姑姑下岗,帮人打扫卫生,每月240元;姑父下岗,大马路上蹬三轮;大侄下岗,出外打工;小侄刚从学校毕业,找他帮忙,一样拒绝……这么多年,牛玉儒没利用职权给家里办一件事,帮一个忙。   “当时确实生气,哪有看着自家妹夫下岗不拉一把的?”妹妹抱怨。   “我是牛家最不孝的子孙。”夜深人静,牛玉儒黯然落泪。   他对下属要求同样严格。   司机陈磊介绍:他的车家属不让用。不管什么人送礼,一律挡掉,绝对不准放上车。   心底无私则无畏。牛玉儒的正气,还表现在他对工作严格要求,不怕得罪人,不计较个人得失。   一段时间,呼市修路工程质量差,挖了铺、铺了挖,群众意见大。私访中,牛玉儒对此很不满意。   “这是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钱!与其日后让他们骂,不如现在我来骂。”一向温和的牛玉儒,发了脾气。   牛玉儒对自己的要求更近乎苛刻。   1999年12月17日,包头市土墨特右旗双龙镇一辆接送学生的汽车违规操作,突然着火,9死多伤。  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后事,第一时间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……牛玉儒两天两夜没合眼。   本属意外,然而,牛玉儒却陷入深深自责:“连百姓的命都保不住,我这个市长不称职啊!”办公室里,牛玉儒放声大哭。   重大项目,牛玉儒奉行“阳光操作”,包头因此也成为全国最早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的城市之一。   “有人说他是‘牛魔王’,我很欣赏这个绰号,说明他敢于拍板,敢于决策。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直言,“为什么会这样?无私才能无畏,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。关键时候,他能豁得出去。”   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。   郁郁葱葱的大青山,海海漫漫的土默川,苍凉悠远的科尔沁草原,风景如故。唯有人们对这片山川哺育的儿子的怀念,依然如同大黑河一样绿水长流,绵绵不绝……

『关闭窗口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北京佳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
Copyright© JYECC.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